车载摄像头在汽车领域应用广泛,从早期用于行车记录、倒车影像、泊车环视逐步延伸到智能座舱内行为识别和ADAS辅助驾驶,应用场景日渐丰富。自动驾驶包括感知、判断和执行,而感知是整个过程的源头,是自动驾驶系统的重要模块。在车辆行车过程中,感知系统会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周边环境的信息,相当于自动驾驶汽车的「眼睛」,可以帮助汽车实现类似于人类驾驶员一样效果的观察能力。
一、概述
USB接口即插即用的通用性和强大的兼容性,几乎成为所有电子设备的连接桥梁,从键盘鼠标到移动硬盘,从U盘到外接摄像头,USB的身影无处不在。USB 2.0规范,相较于USB1.0版本,USB 2.0的特点就是传输速度跨越至480 Mbps,并且向下兼容低速1.5 Mbps和全速12 Mbps。USB 3.0规范,理论传输速度相比USB2.0再翻十倍,达到了惊人的5Gbps。紧随其后的USB 3.1版又翻1倍,可达10Gbps。
二、USB2.0及USB3.0协议完整性测试方案
(一)测试项目
1. TX测试: 包括信号的幅度、眼图、抖动、上升时间等物理层特性的测试。使用高带宽示波器、相应的测试夹具、一致性测试软件和预加重均衡仿真软件进行。
2. RX测试: 涉及接收机一致性测试,包括注入到CP0一致性测试码中的SJ, RJ, Equalization, Amplitude Swing等。使用误码仪等设备,该设备具有协议握手能力,能与被测DUT实现握手通信,方便进入接收机测试所需的环回模式。
3. 线缆和连接器测试: 检查USB-C连接器和电缆的物理状况,进行插拔耐久性测试。
(二)测试设备:
1. TX测试设备:示波器+探头+软件;
2. RX测试设备:示波器+误码仪+探头+软件;
3. 线缆和连接器测试设备:插拔试验机;
4. PD协议测试设备:快充协议双向电源。
(三)测试步骤
1. 测试准备
(1)预热示波器:确保示波器预热20分钟,以避免测量误差。
(2)校准示波器:进行必要的校准工作,确保测量准确性。
(3)线缆De-skew:对测试线缆进行De-skew处理,以减少线缆偏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。
2. 软件和硬件设置
(1)选择示波器:使用具有足够带宽(如8GHz)和采样率(如20GSa/s)的高带宽示波器,如国产示波器SDS7804AP。
(2)选择测试夹具:根据USB3.0规范,选择合适的测试夹具,如USB3.0测试夹具。
(3)配置测试软件:使用USB3.0软件进行配置,选择正确的测试方法和DUT类型(设备或主机)。
3. 测试执行
(1)设置测试项目:根据USB3.0规范设置测试项目,包括LFPS信号测试、SSC信号测试、近端眼图测试、抖动测试和远端眼图测试等。
(2)连接测试系统:将示波器、测试夹具和DUT正确连接。
(3)运行测试:单击“Run Test"开始测试。在测试过程中,根据软件提示进行必要的触发操作。
4. 结果分析和报告
(1)观察波形:测试完成后,观察示波器上捕获的波形,确保波形符合预期。
(2)生成报告:测试完成后,软件会自动生成测试报告,包括测试结果、波形和眼图等信息。